聚焦帮扶“老、小、困”!济宁市兖州区托起“一老一小”稳稳的幸福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“一老一小”牵动万千家庭,关乎民生福祉。近年来,兖州区积极探索“三人三扶三到位”民生服务模式,即组建带头人、明白人、热心人队伍,聚焦帮扶“老、小、困”三个群体,整合各类民生服务资源,让老百姓享受到政策落实、邻里互助和困难解决“三到位”的民生服务,用心用情托起“一老一小”稳稳的幸福。
为老人提供多维度服务
一到饭点,鼓楼街道白衣堂社区的幸福食堂就热闹起来。83岁的吴龙敏买了一荤一素两道菜,花了5元,“比自己买菜做饭方便,也更划算。”吴龙敏说,她一个月有20天左右都在食堂吃饭。“食堂每天都有30人左右来就餐,不方便来的老人,我们提供上门送餐服务。”白衣堂社区党支部负责同志介绍,食堂针对老年人健康需要,科学配餐,确保膳食搭配营养均衡。
漕河镇薛朱刘村打造了集幸福食堂、爱心助浴、爱心诊所、爱心义剪、棋牌娱乐为一体的为老服务综合体,解决老人日常就餐、沐浴、就诊等问题。88岁的村民沈秀英老人的子女在城里工作,她在老家独居,村里的志愿者天天都给她送饭,并照顾其生活。
“5元能吃饱,10元能吃好”,以此为标准,全区共建成运营57处幸福食堂、102处老年助餐点,日均服务老人1.4万余人次。
除提供生活照料之外,各社区还多维度开展健康关怀、文化娱乐等活动。在酒仙桥街道东苑社区中医诊所内,医师周佃渠正耐心为社区居民问诊。“周医生是我们在社区‘挖掘’出的中医专家,退休后,他仍继续为社区居民服务。”社区党支部负责同志介绍,该社区共有居民2528人,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达到966人,近年来,该社区着力构建医养助老“15分钟服务圈”,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。
兖州区连年将“提升城乡养老服务”“改造农村敬老院”列入为民十件实事,截至2024年底,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了42张,基本实现城乡养老托育设施服务全覆盖。
“扶智”“扶心”呵护孩子健康成长
漕河镇作为传统农业乡镇,存在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,关注“一老一小”,特别是青少年群体,显得尤为重要。“我们依托‘六七课堂’‘雏鹰课堂’‘农家书屋’等阵地,在周末、寒暑假,提供学习托管服务,有效化解了家长接送难题。”漕河镇负责同志说。2024年,该镇围绕关爱青少年工作,建立了“镇—村—校”快速发现三级机制,准确掌握21个行政村0岁至15岁孩子的信息,不漏掉一名孩子。
“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,特别是留守儿童。”漕河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。许多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生活,在教育和父母陪伴缺失的情况下,可能会变得自卑和孤僻。为解决农村地区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,该镇高标准打造青少年“心灵驿站”4处,将8名心理专业老师纳入镇级“热心人”队伍,组建心理健康宣讲团,定期为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服务。
统筹各类资源织密“一张网”
建队伍,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。“我们从种粮大户、商办企人员、农机能手、模范标兵中选聘‘带头人’,从离退休人员、大学生创业者、法律从业者中优选‘明白人’,从红白理事会成员、志愿者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模范中选聘‘热心人’,建立可依靠、可信赖的‘三人’队伍,开展身边人帮助身边人志愿服务。”区民政局党组负责人介绍,目前,全区344个村(社区)建立465支“三人”工作队伍,成员达6155人。
设基金,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。在传统慈善捐助基础上,该区以镇街为单位建立“三扶”基金池,实行承诺认缴制,纳入慈善资金管理,政府不设实体账户,企业不占用大量资金,帮扶不实行大水漫灌,在爱心企业和困难群众之间建立“点对点”直通帮扶通道。2024年,新兖镇武村设立了兖州区首家村级“三扶基金”。武村党支部负责同志介绍:“周边企业、党员村民踊跃捐赠,基金设立不到半小时,就募集资金近10万元。”截至目前,全区“三扶”基金池认缴额已达647万元。
搭载体,解决有资源办事的问题。该区统筹幸福食堂、“希望小屋”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,打造“为老为小为困”服务文化综合体,实现聚拢人气、提振民心、服务民生的综合效益。
兖州区依托“三人三扶三到位”民生服务模式,以小杠杆撬动民生领域大服务,实现了常态长效良性运转,走出了一条民生服务“兖州路径”。
来源:济宁新闻网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